> 文章列表 > “云放婵娟不久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放婵娟不久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放婵娟不久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放婵娟久长”出自唐代薛莹的《中秋月》。

“云放婵娟不久长”全诗

《中秋月》

唐代 薛莹

三十六旬盈复缺,百年堪喜又堪伤。

劝君莫惜登楼望,云放婵娟不久长。

《中秋月》薛莹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因为这天月亮最圆而得名。薛莹的这首《中秋月》是一首写月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短暂美好的珍惜。

译文:

三十六旬盈复缺,

百年堪喜又堪伤。

劝君莫惜登楼望,

云放婵娟不久长。

诗意:

这首诗的开头“三十六旬盈复缺”指的是一个月的变化,月亮从圆到缺,再从缺变回圆。接下来的“百年堪喜又堪伤”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,百年之间充满了喜悦和伤痛。最后两句“劝君莫惜登楼望,云放婵娟不久长”则是诗人的劝告,告诫读者不要错过登楼观赏的机会,因为美好的景物是短暂的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时间的流转为线索,通过写月亮的变化来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。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,将丰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通过“三十六旬盈复缺”和“百年堪喜又堪伤”这两组对仗的词语,诗人生动地描绘出时间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。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劝告,犹如一声警钟,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,因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挽回的。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时间的描写,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瞬间美好的珍惜。